提起阿娥,可是我們林家首席大廚。
想要吃到他的料理,很抱歉,只有每年過年的時候才有機會嚐到。
說起我們林家,可是料理世家,幾乎每個人都能下廚弄一兩樣出來。
根據大人的說法,這一切應該是源自我的曾祖父。聽說以前我們家辦桌
請客都不假他人,完全由我曾祖父一手包辦。想當然爾,他也有許多私
房料理。只是很多到現在都失傳了,長輩口中的神奇的"蒜丸",我到現
在只有聽過,也沒看過,更別說吃過了。
林家雞捲,是一道只傳媳婦,不傳兒子的菜。目前在林家只有阿娥知道
配方及做法。冰箱雖然有幫阿娥捲過雞捲,但是餡料的做法到現在還是
個謎。之前在林家還有一個很厲害的雞捲評論家-冰箱的姑丈公。他吃
雞捲的功力,連少放蛋黃或蝦米只要一口就可論斷。要不是親眼看到,
真的很難相信他的功力竟如此之深。以往每年做雞捲,就是等初三他
帶姑婆回娘家的時候讓他吃的。但是隨著幾年前姑丈公往生,還有阿娥
身體也不太好,繁複的製作過程太勞累。所以這道菜現在已經不是每年
都會出現在林家的年菜裡面囉~
只傳媳婦不傳子的傳統,真的讓我有點頭大!囧rz
再來看看好吃的阿娥炒米粉,這通常也是一年才吃得到一次。
阿娥是埔里人,聽說當初埔里米粉是從彰化傳過去的。聽說冰箱的先祖
們也是早期到埔里做米粉的先驅之一。埔里米粉俗稱水粉,以別於新竹
的風粉,我想埔里有好水,新竹市是有名的風城,也因此造就這兩大米
粉系統吧?不過,我曾聽說,最早的米粉,可是來自彰化的芬園鄉歐。
芬園台語就是"粉園",鄰近大肚溪畔也有著強勁的風,也是製作米粉的
理想地點。埔里水粉較粗附彈性的口感,很適合拿來煮米粉湯或米粉炒。
新竹米粉我覺得比較適合做切仔米粉,當然較韌的口感炒起來也不錯吃
啦,不過我還是偏好水粉。
其實冰箱也會炒米粉,只是即使配料一樣,還是炒不出阿娥的口感。我
個人覺得這應該跟蔥爆里肌的情況一樣,媽媽的味道不管手藝多好也是
做不出來的。各位
看看冰箱的炒米粉看起來是不是跟阿娥的很像啊?
一盤香腸?這麼普通的菜色,刀工也沒特別美,有啥好介紹的啊?
重點不在香腸,這道可是我們林家曾祖父傳下來的私房料理,吃過的人
都讚不絕口。過年家裡都會準備香腸,但吃多了難免嫌膩。尤其一次炸
很多來拜拜,冷掉的香腸真的很難提起大家的興趣。我想,這道菜應該
是為了消這些香腸而衍生出來的!
香腸切片、鋪於大量切碎的蒜苗與香菜上面。吃的時候淋上大量的烏醋,
食材這樣的結合真的會有令人意想步道的味道,讓人一口接一口吃光光
唷。沒有蒜苗的話也可以用蒜片代替,滋味一樣好吃!
後,要特別介紹就是圖一這鍋重量級的"阿娥爌肉"啦~~~
同樣一年只吃到一次,每次過年,都讓不太吃飯的冰箱我多扒了兩碗白
飯。在親戚之間也是遠近馳名,還有人指定要外帶,所以雖然阿娥師每
年都會準備一大鍋(真的很大一鍋),大概在年初一或二就會被分光了,
厲害吧!!
豬肉採用帶皮豬五花,號稱完全不加水的烹調方式,滷蛋是採用新鮮的
鴨蛋,光滷蛋我就完全不怕膽固醇的問題幹了好幾顆。(第一顆是拜完祖
先後我就吃了,哈哈!)
爌肉味道適中,單吃或配飯都很對味。只是阿娥師每年都會出點狀況,今
年不小心加了薑進去滷。雖然不是我們每年熟悉的味道,不過還是一樣好
吃啦~
大家捧場吃光光的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
謎之音:冰箱也會爌肉,但是就是爌不出阿娥的味道!媽媽味魔咒鐵證之三!!
看這顆滷鴨蛋多可愛阿,這可是我們家彎彎最心愛的滷蛋阿~
這就是冰箱家大年初一的晚餐,希望明年雞捲能出現歐~~嘻~
作者:
掌握最新吃喝玩樂資訊,還不趕快加入下面各類粉絲團吧~



都看到這邊了,下面的g+按鈕也順便幫我們+1一下吧!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