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忠孝路吃東西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在路尾靠近國光路的地方,有
一家西濱蛋炒飯。記得每到用餐時間,西濱蛋炒飯可是忠孝路上少數幾
家天天有人排隊的人氣店。之前整理忠孝路美食大攻略的時候,有朋友
提醒我西濱搬家了,搬到忠孝路更起頭的那一段,但是已經變成店面了。
既然如此,當然要烙冰箱黨黨員們跟我這主席,一起去吃一輪才過癮。
掌握最新吃喝玩樂資訊,還不趕快加入下面各類粉絲團吧~


基本上這地方幾乎等於沒有店,西濱搬來之前,只有對面賣虱目魚的一
家小吃,那家看起來也很厲害的港節,改天再烙人去吃看看!
有了店面就是不一樣,像以前在路邊攤露天用餐,如果遇到像最近常常
午後雷陣雨下貓下狗的情況,通常那天也不用做生意了。最慘的是如果
吃到一半突然下大雨,要加菜落湯雞也是常常有的。有了店面,至少遮
風避雨。
不過因為空間限制,新店的桌數好像比以前少了很多。雖然裡面有冷氣
開放,不過冷氣根本沒有作用。為什麼呢?因為進門處有設煮台,爐灶加
熱的輻射熱氣較就把冷房效果抵銷。如果再加上客人滿座,因為店門是
關閉狀態,所以裡面會變得相當悶熱。然後奇怪的是,明明有兩台冷氣,
為什麼店家只開一台,要省電也不要這樣吧?其實如果店家要省電,就應
該把前方的煮台再用牆壁隔開,阻止熱氣擴散到用餐區,然後兩台冷氣
都開,應該店裡環境就會變得很涼爽了。除非,另一台沒開的冷氣是故
障的,因為我好像看那是一對二的機種....
如果冷氣真壞,那建議店家不如把店門打開通風,還會比較涼一點。
點餐依舊是畫單點用,價格跟3年前一樣都沒有調整。
炒魷魚(100元) 記得他們家的炒魷魚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他們家不加
沙茶炒,所以不會有一股沙茶的油耗味。不過這次到新店吃發現,他們
現在也加沙茶炒了,所以吃起來跟外面一般的炒法無異,變沒有特色。
真的很懷念在路邊攤時吃到的那盤炒魷魚,看來那炒法現在吃不到了。
這是以前在路邊攤的版本,看起來也比現在的版本爽脆好吃。
炒蛤蜊(100元)
炒蛤蜊的表現就還滿到位的,蛤蜊粒粒飽滿厚實,調味也不錯。惟這天
裡面被我們吃到一顆臭掉的,希望店家在食材新鮮度控管上還要再加強,
因為像這種情形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要花店時間敲殼聽聽。
燙A菜(30元)
蝦仁蛋炒飯(70元) 2013年西濱曾經得過全國最好吃炒飯前10名的殊榮,
記得那時候吃到的炒飯鍋氣十足,還帶著一股相當讚的醬油香。這是我
記憶中的西濱蛋炒飯,但是看到這盤蝦仁蛋炒飯的賣相,我不用吃就知
道鍋氣不見了,醬油香上桌時也沒聞到。
肉絲蛋炒飯(60元) 炒飯的問題跟蝦仁炒飯一樣,只是蝦仁換成肉絲。
什錦蛋炒飯(80元) 什錦是蝦仁、肉絲之外再多了火腿。用料部分真材實
料是不用懷疑,但是手路變了卻是不爭事實。
以前的什錦炒飯,光看就覺得很香有鍋氣不是?我在想如果不是換了廚師,
就是生意太好師傅隨便炒炒趕出菜。不過以前生意也是好得不得了,所
以內心覺得換師傅掌廚的機率比較大!
雞肉炒麵(60元)
什錦炒麵(80元) 這應該是店裡料最豐富的一道,有蝦、有蚵也有蛤蜊和
肉絲。
蛤蜊炒好肉還挺飽滿,沒有過火縮水,賣相跟口感都不錯。
至於這麵吃起來的口感,我覺得比較溼爛,跟過去較乾爽帶鍋氣,吃起
來的美味度真的有差。
上圖就是我三年前在路邊攤吃的版本,大家看兩者是不是差很多?我記得
之前去吃,連東泉我都不用加,不過這次新店初訪,我加了好多東泉~
竹筍湯(30元) 季節性的湯品,夏天的竹筍最可口。
筍子切成薄片,刀工不錯但是有點過薄,所以吃起來的口感筍子比較沒
有存在感。不過整體上,這碗湯算是好喝的啦。
魷魚羹(40元) 魷魚羹我之前沒吃過,不過湯底跟肉羹是一樣的,感覺這
個應該是沒有變。魷魚羹的魷魚是發泡魷魚翅,部位正確,如果不要切
成這麼細,賣相會更佳。
肉羹(40元) 肉羹力是手工製作,看起來應該彈牙爽口,羹湯比較沒有問
提的感覺,雖然這兩碗不是我吃的XD
基本上這次再訪西濱,跟以前吃的感覺相比,坦白說失落感滿重的。加
上用餐環境實在是太熱,雖然不至於吃不下,但是吃完滿頭大汗全身濕
的感覺也是很阿雜。當然分量方面吃粗飽的功能依舊存在,只差口味部
分,還是希望能找回以前路邊攤西濱的味道~
店家資訊:
西濱蛋炒飯
402台中市南區忠孝路81-1號
+886-987-303215
營業時間:16:00-22:30
公休日:週日
付款方式:只收現金
更多冰箱累積的忠孝夜市美食印象,盡在忠孝夜市美食懶人包...........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在FB幫我們按個讚喔,感謝您!
本文照片由SONY A7R II拍攝
作者:
以上食記純屬個人口味觀點分享,請各位朋友自行參考!
都看到這邊了,下面的g+按鈕也順便幫我們+1一下吧!謝謝您!
0 留言:
張貼留言
以上食記純屬個人口味觀點分享,請各位朋友自行參考!